“洪武”不连“通宝”等,直接表白“天下太平”。是品或为太祖“明”初时,极力宣传“洪武――天下太平”,此为吉语。“盘古”――是盘古看作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。而“圣旨”却为谶语“日月明”,是品或疑为尚未明确皇帝位之前。“日月明”晓畅易懂,如韩山童“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”等明教式谶语。
朱国瑞,元至正十六年(1358年)攻取集庆路改为应天府,自称吴国公。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,颁“大中通宝”五等钱式铸钱。至正二十七年(1368前半年)始称吴元年。至正二十八年正月(1368后半年)国号明,建元洪武,称皇帝,在位三十一年,是为明太祖。
元末,称王称帝者众。明太祖“吴元年”初问鼎,试铸“洪武--天下太平”钱,一则以宣扬自己,二则以探测民意,又谶之以“午人百,日月明”―――劳苦的人啊!同心同德聚集成一条心,日月当午之际是“明教”的力量最强大的时候!“大明”国是劳苦人的乐土。明祖初立国建元,欲座稳皇帝位,谨慎从事,借势武则天‘延载’元年(694年)从波斯传入的明教“二宗三际”数百年人气,聚拢淮西彭莹玉,小明王等余众人心,以应“明王降世”。铸是泉,正面“天下太平”,背赋圣旨“午人百,日月明”,未尝不可。
马定祥先生曾见到此枚钱,考证其为“天地会”信物。所谓信物,也就是身份凭证,是秘密会社特有的接头联络专用的物证。其实,用钱币作为身份与权力的凭证,并非始自“天地会”等秘密组织。早在金代,即有“招纳信宝”钱,就是金人与宋军作战时,在收编或联络对方兵将的一种身份证明。“招纳”者收编,接纳也,“信”者,凭证也。持此钱即可与对方军事首领洽谈议和招纳之大事,其持有者身份之高可以想见。“招纳信宝”尚有金、银质者,可见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,不下于调兵遣将的虎符。
这枚“洪武天下太平”钱,背文的“盘古”二字,充满反叛之意。众所周知:“天地会”是清初中期成立于民间的反清组织。反清抗清就必然要揭起“复明”的旗号,称“洪武通宝”、背文“日月明”即是其政治旗号的体现。“
中国近代史上的秘密结社,因为有反抗统治阶级的意识,为了躲避缉查,常用隐语、谐音等手法,这在其文件、布票、布告与接头暗语中屡见不鲜。
《古今钱略》还记有另一枚“洪武天下太平”钱,背文穿上下为“盘古”左右为“分天地”、“日月明”,与此钱大同小异。其“盘古”,“分天地”之意,据笔者推测,应解释为“天地会”是“开天辟地”以来的正宗,是汉民族华夏立国数千年历史的延续,而当时中原地区视满族为“夷狄”,这段钱文也是反清复明的意思。
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:这两枚钱都可能制作于清嘉道时期,留存至今数量极少。
马定祥先生当初见到此钱称之为“非凡品”。在其“万拓楼”藏拓中,有另一枚“洪武天下太平”背“盘古,分天地,日月明”的拓片。马先生在拓片盖有“定祥得来”和“无价宝”两方印章,可见对其价值估计之高。
两枚“洪武天下太平”钱背文有异,但大同小异,用途相同,应属同一类珍稀钱币,至今日已稀若星凤,难得一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