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
 
  • 帖子
  • 用户
  • 版块
帖子
  • 4979阅读
  • 3回复

知行合一

级别: 少将
发帖
2552
铜币
3116
威望
2805
贡献值
200
银元
815
金币
1

知行合一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学说,是指客体顺应主体,知是指科学知识,行是指人的实践。


知行合一 - 简介


知行关系,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,大致分为“知易行难”、“知行合一”与“知难行易”三大类。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,知是指科学知识,行是指人的实践,知与行的合一,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,认为知便是行,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,认为行便是知。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,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。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,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、道德实践方面的。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,不仅要认识(“知”),尤其应当实践(“行”),只有把“知”和“行”统一起来,才能称得上“善”。


知行合一 - 理论概述



所谓 “知行合一”,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。“知”,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。“行”,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。因此,知行关系,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,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。王守仁的“知行合一”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。   
1、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。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,不能分为“两截”。“知行原是两个字,说一个工夫”。从道德教育上看,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“知而不行”,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,这是有积极意义的。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,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,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。二者互为表里,不可分离。知必然要表现为行,不行不能算真知。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,如果不去行动,不能算是真知。王守仁认为:良知,无不行,而自觉的行,也就是知。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。   
2、以知为行,知决定行。王守仁说:“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工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”。意思是说,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,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"良知"的工夫。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,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“良知”的完成。
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,也不同于陆九渊。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。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,主张求理于吾心。他说:“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功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只说一个知,已自有行在;只说一个行,已自有知在”。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,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,二者不能分离,也没有先后。与行相分离的知,不是真知,而是妄想;与知相分离的行,不是笃行,而是冥行。他提出知行合一,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,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;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,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,要言行一致,表里一致。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,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,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。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,是为了克服“一念不善”,这是他的“立言宗旨”。

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“省察克治”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。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,就是指“见父自然知孝,见兄自然知弟,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”的良知,认为“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”就是行。他的“致良知”即知行合一,就是“去恶为善”、“去人欲,存天理”的工夫。他声明:“我今说个知行合一,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,发动处有不善,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,须要彻根彻底,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,此是我立言宗旨”。

知行合一 - 产生背景



明武宗正德三年(1508),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,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。王守仁(公元1472-1528年),字伯安,余姚(现在属浙江)人,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,所以世人称他为“阳明先生”。他死后三十九年,在1567年,皇帝追封新建侯,谥文成,给了极高的荣誉。  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,父亲王华曾任礼部左侍郎,在1499年,王阳明中了进士,先后任刑部、兵部主事,1506年由于与大宦官刘瑾(因残害忠良,最后被陵迟处死)结怨,贬到了贵州。1510年升为知县,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,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。晚年聚众讲学,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。
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,与朱熹的思想对立。反对程朱理学“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,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”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、“徒悬空口耳讲说”的学风。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“知先行后”,将知行分为两截,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。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。王守仁强调知和行的统一,特别强调“真知即所以为行,不行不足谓之知”。他论证知和行的“合一并进”关系说:“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功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”。“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”。 其中含有某些辩证统一的因素。但他抹煞二者的差别和界限,认为知行本体只是一个,知行工夫不能分做两截去做。“只说一个知,已自有行也;只说一个行,已自有知在。”进而把知和行的概念混淆起来,认为良知向外发动时所产生的主观意念、感情、动机都可以叫做“行”,所谓“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”。这就成了以知代行、合行于知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。清初的王夫之说:“其所谓知者非知,而行者非行也。知者非知,然而犹有其知也,亦惝然若有所见也;行者非行,则确乎其非行,而以其所知为行也。”


知行合一 - 理论分析

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,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,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。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,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,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,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。   王守仁用意念代替“行”合理的方面,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,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"善"的原则去做,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,这也叫“知行合一”。所以,对“知行合一”应该全面理解,这样才能正确评价。 另外,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:第一,立志、勤学、改过、责善。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…志不立,如无舵之舟,无衡之马,漂荡奔逸,终亦何所底乎?”“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,”“凡学之不勤,必其志之尚未笃也。”“改过”是指自己,“责善”是劝别人改过,这里面还包括了“谏师之道”,即向老师进谏,指出错误。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。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。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。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。

知行合一 - 历史评价及影响

黄宗羲认为王守仁学术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:始泛滥于辞章,继出入于佛老,最后归本于孔孟,建立了知行合一说。黄宗羲又将成熟以后的王守仁学问分为三个阶段:首先是尽去枝叶,一意本原,即以心为本除去格物致知等向外工夫,其方法是默坐澄心,收敛此心;其次是江西平定宸濠以后“专提致良知三字”,认为良知即是心之本体,故不必专以默坐澄心为目的,良知自能收敛,自能发散;最后是退隐在故乡的晚年,思想完全成熟,时时知是知非,时时无是无非,开口即得本心。

王守仁哲学力图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与僵化的流弊,他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,将儒家封建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,使人人可行。他的思想流行达150年之久,形成了阳明学派。但王守仁忽略客观的知识,只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;在道德规范的形成上,又忽略了历史条件的决定作用。他有些弟子更产生了“虚玄而荡,情识而肆”的弊病,即任性废学,一切解脱。一些历史学者把这些流弊视为明朝灭亡的原因。

王守仁思想中包含着某些促进思想解放的因素,为中国近代康有为梁启超所注意,受到熊十力的推崇。梁启超先生便著有《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》。青年时代的毛泽东,曾研读过朱熹的著作和王守仁的《传习录》。 郭沫若先生,也是王阳明的崇拜者,著有《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》和《王阳明礼赞》等文。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在明中叶以后传到日本,并成为显学,后来影响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思想界,对日本的革新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。

级别: 大校
发帖
465
铜币
1111
威望
1952
贡献值
226
银元
755
金币
1

只看该作者 沙发  发表于: 2013-04-30
王阳明,真正的大家也
级别: 少将
发帖
3546
铜币
153
威望
0
贡献值
996
银元
465
金币
1

只看该作者 板凳  发表于: 2013-04-30
蒋介石特别推重王阳明,兵败大陆到了台湾之后,还把当地的的草山更名为阳明山,现在已经成了台湾一景了!
上海黄浦区局门路600号A区AB87包房
上海黄浦区中山南一路500弄1号楼丽都大厦2003室
级别: 少将
发帖
3553
铜币
3486
威望
433
贡献值
345
银元
715
金币
1

只看该作者 地板  发表于: 2013-04-30
日本军人对其推崇备至。
快速回复

限80 字节
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,建议存为草稿
 
上一个 下一个